在开始本文章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民主的定义,以便让我们是在同一个标注上讨论和思考,这样能够避免大部分的无意义的争论。
民主(古希腊语:δημοκρᾰτῐ́ᾱ,罗马化:dēmokratíā),又称民主制、民主主义,旧译为德谟克拉西,原意指人民的统治,δῆμος为人民,κρᾰτῐ́ᾱ意为统治),是一种政体,其中人民拥有平等参与公共政策的参与权。当中的“人民”包含哪些人及如何分权,是民主发展和宪法的核心议题。民主的基石包括集会及言论自由、通讯自由、平等、公民权、选举权、生命权。民主是一种普遍公认之理想,提供保护和有效实现人权之环境。其古代本义“人民的统治”,即“主权在民”,是一种国家制度,国家权力由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从其字面上来看,代表着主权在民,即“公民做主”。民主用于国家形式,即成为一种国家制度。拉里·戴蒙德指出,现代民主包括四个关键要素:(1)透过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产生政府;(2)作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3)保护所有公民的人权;(4)法律和程序平等地适用于所有公民。民主不仅指政体,首先指国体。
自由民主制是民主制度的原则,当中社会大多数人的意志会以代议形式体现出来,与此同时他们的意愿会受到一定限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益不受到侵犯。该些限制大多以保障个人权利为目的,例如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民主是一套处理持份者冲突的制度。处理结果会因持份者的行为而异,但不会存有完全控制结果或将来会发生什么的单一势力。民主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不确定的。民主使得各方势力认清自身的利益所在,并把权力从一群人下放至一系列规则上。
我们就以维基百科中的这个页面对于民主的定义展开讨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维基百科(的这个页面所)定义的民主,是政治、国家层面的民主,所以我不会照本宣科的引用或参考。
一 为何民主
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要民主”这个问题,毕竟是有些人说“我网站就我一个人搞独裁就很好”“我们是寡头,怎么民主?”等等。
民主的用意,是在于维护网站成员的基本利益和他们的正当权利,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管理员(或少数寡头)的个人意志强加于成员之上,是为了让网站更健康的发展,理论是如此的。
但需要注意,民主不代表事事要投票事事要公开,如果真这样就是犯了极端民主的错误,民主在现在以及可以遇见的未来,在互联网社区上一定是有限度的、受控制的,是为了稳定而服务的。
当然,具体的民主一定是要符合网站的情况的,我们举个例子:
A网站有成员150人,活跃50人,站务组11人,且内忧外患较重。
那么A网站实行的民主应当是在站务组内的民主集中,同时对于部分的议题——例如规则修订等——其可以邀请成员开“扩大会”的。
A网站要的是有限民主下的决策速度、稳定和生存。
B网站有成员500人,活跃300人,站务组17人,无明显的内忧外患,且发展势头猛。
那么,B网站实行的民主应当是在站务组的选举上,由部分符合资格的成员组成社区议会,后由议会选举出他的常务委员会,其常务委员就是站务组,对于日常运营和纪律的事宜,常务委员会可以代表议会处理,当涉及“外交”、新规则颁布、大规模修订规则与换届等则交由定期的议会会议处理。
B网站需要的是有限民主下的成员参与与反馈,同时有较好的决策速度。
你说上述那种更好?抱歉,没有那种更好,一切都要结合你所处网站社区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变,但有限度的民主这一点是肯定的。
有人选择民主集中,有人选择代议,你说他们孰优孰劣?具体情况总要理解。
综上,民主的用意,是为了找到社区发展、成员意见和行政效率等间的最大公约数,让成员有参与度,网站站务组被监管,让网站在稳定中向前发展,实践中是如此。
二 如何民主
关于如何民主,上文已有些许的提到了,如何民主取决于网站管理者们对民主的定义和网站的实际情况,在理论上,后者的影响占比更大,但是实践上就难说了,我们不能忽视人对于一件事情或一个理论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一个人的理论和思想对于他做出选择从而改变客观现实中他的理论和思想的影响。
理论上,民主的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一种集权民主,一种分权民主,各网站需要结合实力情况选择。
集权民主如上文所书,一个最高权力机关或多个最高权力,但以其中一个为主导。
分权则是将各种权力分开(例如三权分立),互不归属互不干涉,且相对独立运行。
因为大部分网站达不到分权民主的条件,故此不做过多展开。
集权民主(民主集中或其他你认为的),总会有一个最高的(事实的或规定的)权力机关,其是负责统筹一切的,这种形式的本质就是民主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但执行中的情况各站多不相同,但总归是大差不差的。
集权民主又以民主集中制这个分类(名字)更让人熟悉,这种民主是为了有较快的行政速度和充分的听取意见,要求的是程序正义为主结果正义为辅,即上级机构按程序做出的决定,无论你有多少意见都得执行,但是你可以决定执行的细节。
这对于一个互联网社区是再合适不过的,就我目前碰到的情况,大部分人其实是不想参与到网站的管理当中去的,他们更想要的是出了事情之后站务组能拿出“合理且让人满意”的处罚或者“政策”。
所以集权民主所看重的程序正义和适当的结果正义,前者可以用来“平息”某些别有用心者所谓的“怒火”,后者则赋予了管理人员们一定的灵活。
故此,实践中最常使用的是集权民主以及他的变种(根据实际情况挑选或修改),这是大多数网站的公约数,是能让最多人满意的制度。
三 民主与人
一个制度,你再说他如何如何优秀,但总归要落到执行上,而执行的最小节点就是人——机器人并非可被视为节点,一个单纯的机器人是无法执行任何东西的,他一定要有人提供的服务器和代码等才行——所以我们来讨论民主和人的关系。
网站中,人的分类是如此的:
- 外围读者
- 网站成员
- 网站写手
- 网站管理参与者
- 网站站务人员
- 网站决策层、战略层人员
为了方便讨论和展开,我们分为三类:
一、外围读者
二、网站成员
三、网站站务
第一类成员在理论上也是参与了网站活动的,故此,他们也是民主制度的对象,但实践中,他们往往因为没有网站成员资格而被排除在外,故此不做深入讨论。
第二类成员,是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民主制度的对象,他们的权利在于监督第三类成员、选举第三类成员、参与由第三类成员规定的需要由他们参加的决策等。
这一类成员构成了第三类成员口中的客观现实,也是网站中制度的承载者,同时他们的态度会反过来影响第三类成员的决策,第三类成员的决策又会影响他们。
第三类成员,是民主制度的设计者,也是集权的体现,他们同时也负责维护整个网站社区的民主制度和稳定。
他们的集权主要来自网站社区实际运营的需要,其次来自第二类成员的授予,而另一方面,他们又要受到第二类成员的监督,以及收集第二类成员对于重大决策的建议或态度,这就是民主的体现。
第二类成员群获取的信息,在大部分时间是相较第三类少的,同时又因为两者的站位(屁股的位置)大部分时间是存在差别的,即一个是相对小的整体,一个是相对更大的整体。
这就导致两者在民主的讨论与收集意见时会出现你说东我说西的问题,或者是第二类成员不理解第三类成员做出的决策,从而导致矛盾发生——以及还有更多的问题。
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无外乎上面说的两个,第一个是信息差,第二个是站位差。
所以,在民主实践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同步双方之间的信息解决信息差(例如证据或聊天记录等),同时要对其进行宣传(或者说解释),让他们的站位与第三类成员是一致的或至少让他们理解第三类成员的站位在何处。
民主与人,就是如上所述,如果你想问具体到个人的话,这个问题就会复杂起来,无法用一套相对统一的理论来涵盖,这个问题还是需要依靠各位自己的实践中的发现与所采取的方法。
四 结语
上述所有内容,均是基于唯物的前提,结合唯物辩证的理论进行思考而得出,其主要的参考了《毛泽东选集》与《邓小平文选》以及其他的博主的视频与文章。
本文章更多的是笼统的大致的讲了下我的观点和怎么建议方法,故此难免会有不完善和有歧义、漏洞的地方,劳烦诸位见谅,如果您对某些内容有疑问或有建议等,我欢迎诸位在讨论区中友好讨论。
最后,我希望诸位能理解:世界是唯物的,实践出真知,莫要求完美,只有最适合。